【中品觀察】國美殘局

來源: 中國品牌雜志 中國品牌網 馮昭 發布時間: 2022-10-26 14:48:39 責編:馮昭

摘要

錯失電商平臺機遇期的國美,沒有締造“王者歸來”的商業傳奇,卻等來人們消費習慣改變后的“英雄遲暮”。

位于北京市朝陽區霄云路26號的鵬潤大廈,是北京東三環燕莎商圈的一座標志性建筑。

自2000年啟用后,這座大廈一度是亞洲最大的單體寫字樓:36層方方正正通體淺藍色的玻璃幕墻,同不遠處的亮馬河景觀相呼應;大樓頂層的兩個停機坪,曾是京城商圈的一道別致風景。當然,這都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就像它的所有者——國美控股集團創始人黃光裕一樣,一連串亮眼的成績,只是在訴說過去的輝煌。
 
從榮登中國首富到鋃鐺入獄,再到出獄后重振國美的豪言壯語,黃光裕非但沒有使國美“恢復原有的市場地位”,反而深陷裁員、欠薪、拖欠貨款、市值蒸發、人才流失等重重困境。用其個人號召力,來彌補一個時代的差距,猶如掩耳盜鈴,所有努力都近乎于徒勞。
 
35年的國美商業帝國,被推到了懸崖邊上。
 
黃光裕的失眠與焦慮
 
九月的一個深夜,黃光裕在公司微信群里發了一條題為《深圳精神病院住滿了,進去的都是老板?》的短視頻,內容說很多老板失眠、抑郁、焦慮,擔心辛苦半輩子,最后成了老賴。
 
基層員工理解黃光裕的苦衷。他們都看得出來,老板很努力,但也很焦慮。
 
十幾年前,鋃鐺入獄之前,黃光裕曾有過同樣的焦慮,警方調查、股市暴跌,還要每天工作近15個小時。黃光裕開始掉頭發,壓力大到一定程度,他會在開會的時候抓頭發,一抓一把,后來有人出主意把頭發剃了,于是黃光裕索性剃了光頭。
 
現在,雖然頭發長出來了,但壓力和焦慮卻沒有削減。他經常加班到凌晨,熬不住了就在辦公室后面的臥室睡幾個小時;為了方便開會,甚至在總部大樓給高管安排住宿,讓他們跟上節奏。
 
即便如此,國美終究沒能“逆天改命”,昔日的行業霸主地位早已不再,國美零售市值不過京東的百分之一。
 
距離正式獲釋,重新執掌國美二十個月過去了,黃光裕不但沒有實現“力爭用18個月,使國美恢復原有市場地位”的目標,甚至屢屢被曝出裁員、欠薪、拖欠貨款、市值縮水、人才流失等負面消息,種種跡象表明,國美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大廈將傾。
 
黃光裕一次次沖擊著命運,但屬于他的時代已經漸行漸遠。
 
一個初中生的財富傳奇
 
在家電零售行業發展史上,國美是一個繞不過去的話題。
 
 
1985年,年僅16歲的黃光裕離開廣東老家,和哥哥北上內蒙古販賣電器。一年后,他們靠積攢下來的4000元積蓄和幾萬元借款,在北京珠市口盤下一個名叫“國美”的服裝門店,后來改做電器生意,憑借薄利多銷、勤進快銷,電器生意越做越大。
 
到2004年,國美電器已在中國大陸、香港和東南亞地區的主要城市建立了30多個分公司,隨后將94家門店以88億元的價格出售給香港上市公司鵬潤集團。收購完成后,中國鵬潤隨之更名為國美電器,主營業務也轉向零售。這場“左手倒右手”的資本游戲,使黃光裕以105億元身價榮登胡潤百富榜首位。這一年,他剛剛35歲。
 
至此,家電零售行業形成國美、蘇寧、永樂“三分天下”的局面。
 
為了獨霸家電零售市場,黃光裕先后并購了永樂、大中、三聯商社等行業巨頭。到2008年,國美自營門店達到1300多家、進駐260多個城市,以營業收入1023.5億元上榜福布斯亞洲50強,次年,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中國最大的家電零售連鎖企業。
 
這是黃光裕的高光時刻。巔峰時期,他甚至一度想買下市場占有率第二的蘇寧電器。蘇寧集團董事長張近東回復:“蘇寧你買不起,我要是做不過你,我送給你。”
 
事實證明,張近東的蘇寧沒能打敗國美,但黃光裕自己打敗了自己。
 
鋃鐺入獄與“失去的十年”
 
2008年11月,黃光裕因商業犯罪被刑拘,隨后辭去國美電器董事及董事會主席職務。
 
失去自由之前,他和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吃過一次飯,興奮地說“賭”的感覺很好,說自己炒股,只要看到股票圖形,感覺就來了,能預見到這只股票是漲是跌;說自己出門不會相信司機設計的路線,而是自己在腦子里設計一條路線,讓司機跟著自己的感覺走。
 
郭廣昌說,這一點我跟你太不一樣了,我是只要有人看路,我都不動腦子。
 
兩年后,黃光裕呼嘯而去,被法院認定犯有非法經營罪、內幕交易罪、單位行賄罪,數罪并罰判處有期徒刑14年。
 
鋃鐺入獄后,黃光裕把偌大的國美集團撂給了妻子杜鵑。
 
但是黃光裕所涉案件,杜鵑也有參與,被判處三年有期徒刑,緩期三年執行。她按照法律辭去董事職務,但仍在獄外參與管理事務,以國美決策委員會主席的身份掌控公司,并在2017年登上福布斯發布的“中國最杰出商界女性排行榜”。
 
當時,黃光裕還在獄中,但外界流傳著他對妻子的一句話:“國美有你在,我就放心了!”
 
但這段時間,國美逐漸從行業龍頭地位跌落,陸續被阿里巴巴、京東、蘇寧超越。
 
2017以來,國美零售已經持續六年虧損,截至2022年上半年,虧損額度累計達到222.89億元。
 
“王者”歸來,沒有奇跡
 
2020年6月,黃光裕假釋出獄,國美系上市公司全線飄紅,市場給了他足夠的期望。
 
八個月后,黃光裕正式獲釋,這一天恰逢2021年春節后港股市場的第一個交易日,國美零售股價大漲33%。又過了兩天,黃光裕以國美集團創始人的身份在高管會上高調宣布:“力爭用未來18個月的時間,使企業恢復原有的市場地位。”
 
這是一個振奮人心的目標,同時又顯得遙不可及——2020年,京東、蘇寧的營業額分別達到7458億元、2522.96億元,而國美同期營業額只有441.19億元,甚至趕不上前兩家企業的零頭。
 
盡管差距過于懸殊,但黃光裕認為自己可以扭轉戰局。
 
他在一次會議上表示,國美零售存在兩大機遇:第一,電器領域增長空間依舊很大,雖然國美銷售出現下滑,但供應鏈優勢依然在;第二,全品類市場空間廣闊,國美零售從電器拓展至全品類,線上對線下賦能是從零開始的提升,市場總量巨大。
 
“我不會花三個月時間,把規劃書的標點符號都改清楚了再去實施。我是邊做便修正,一件事只要有三分把握,我就去做。”黃光裕宣稱,要把國美的實體店數量提升至6000家。
 
2021年財報的現金流數據,為黃光裕的論斷提供了正面依據:該年度,國美零售實現經營性凈現金流正向流入約6.5億元。但是,這一數據很快就遭到質疑。
 
國美供應商惠而浦中國發布的公告顯示,截至2022年3月底,國美電器共欠惠而浦應收貨款8700余萬元,扣除預提折讓折扣的凈應收為8200余萬元,并聲明從公告發布之日起,終止與國美電器合作。
 
深陷欠薪、裁員泥潭
 
除了供貨商等外部困擾,國美同樣面臨著來自內部的壓力。
 
《經濟觀察報》發布的數據顯示,國美旗下電商平臺真快樂,共拖欠十幾家拉新代理商貨款2000-2500萬元,并涉及其他業務款項未結;《21世紀商業評論》則稱,真快樂APP拉新項目被曝光,拖欠十余家代理商款項共計2900余萬元。
 
在脈脈社交平臺,有國美控股員工發帖,國美已經連續兩個月只發50%的工資,后又調整薪資結構,將發薪日期從15日調整到25日。此后,又有多名員工爆料,公司未按時發放8月份工資,拖欠的半年績效也仍未發放,甚至讓員工簽署“自愿申請工資緩發申明”。
 
國美回應,“公司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困難和嚴峻挑戰,現金流承壓明顯,對薪酬發放做了一些臨時、應急調整。”同時,“不排除將繼續實施減員計劃以進一步縮減運營成本。”
 
實際上,為縮減運營成本,國美旗下互聯網公司打扮家自去年11月就開始陸續裁員,被裁員工甚至無法領到當月工資,直到今年7月,打扮家全線業務暫定,“現金流轉正”的愿望也隨之破滅。
 
經過數次裁員與內部重組,國美零售員工總數從2021年底的32278名,減少到今年6月的25701名;國美零售門店數量凈增-370家。
 
資本市場也很誠懇地為黃光?;貧w后的成績打了分——10月22日,國美零售市值45.36億元,距離他回歸時的高位跌去九成以上。
 
高管出走,跌入深淵
 
今年7月,國美電器首席執行官王巍在廣州分公司20周年慶上表示,要與家電廠商一起搭建共享平臺,大家“抱著團一塊兒往前走”;8月,又在國美與VIVO戰略研討會上表示,國美全國門店優化后的新模式店,將發揮線下門店為消費者提供“服務+深度體驗”的場景優勢,全國40家分公司各打造一家以上城市展廳店,并實現真快樂APP和國美電器互相引流。
 
然而僅過了一個月,王巍便黯然離職。
 
不是沒有原因的。8月中旬,黃光裕發布了一封《致國美零售朋友們的一封信》,正面承認“18個月計劃”的失敗,同時定下一個新的“1+1+1”戰略:在2023年實現較高盈利并達到以往較高水平,2024年達到歷史最好水平,2025年明顯超越歷史最好水平。
 
可是,沒時間了。國美零售公布的2022年中期財報顯示,總負債達到585.68億元。高負債下,供應商紛紛終止合作,子公司股份也被法院凍結。
 
而在王巍之前,已有多位核心高管選擇了離開。
 
2021年7月,國美在線首席執行官向海龍離職;一個月后,國美電器首席執行官張德炬因“身體情況需休息調整”為由離職;2021年中期報告則提到,國美零售總裁王俊洲因個人計劃退休。
 
2022年,國美集團旗下打扮家創始人崔健、首席執行官高非,國美投資首席執行官何陽青也相繼離職;真快樂APP執行副總裁丁薇被免職,團隊大幅裁員;國美資本公司董事總經理兼投資中心總經理張揚主動提出離職申請,也被免去原有職務。
 
除了原有骨干的離職出走,“新人”同樣水土不服。
 
在去年10月公布的國美人事任命中,原阿里系高管丁薇、曹成智和胡冠中,分別擔任了真快樂、生活家和國美集團的副總裁、首席執行官,但不到一年,全部匆匆遞交了辭呈。
 
組織架構不斷調整,高管接連出走,成為國美內部動蕩的真實寫照。
 
如果說業績承壓、負債累累、人才流失屬公司管理問題,那么黃光裕、杜鵑夫婦連續減持股票,就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今年以來,他們累計進行過10次減持,變現金額近10億港元。
 
當實控人開始大筆減持拋售,也就意味著他選擇了徹底放棄。
 
不復存在的“國美時代”
 
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春潮涌動,電子產品遍地開花,很多放棄“鐵飯碗”的創業者賺得盆滿缽滿,也惠及得風氣之先的潮汕人黃光裕。
 
 
當時,國美采取連鎖模式,一個個位于城市中心的門店就是引流中心,租金越高人流量越高;與此同時,在各個城市的都市報大打廣告,靠周末促銷把消費者引導進店。
 
但是時過境遷,手機APP比廣告促銷更能抓住消費者注意力,國美原有的商業模式邊緣化了。
 
黃光裕入獄后,摸索電子商務兩年的張近東上線了蘇寧易購,并自建物流,向著平臺化電商發展。
 
而國美走到這一步,比蘇寧晚了九年。
 
2020年8月,百度原高級副總裁向海龍出任國美在線首席執行官;第二年,國美宣布開啟零售娛樂化戰略,將國美APP改名為真快樂,定位為娛樂化電商門戶。
 
真快樂APP涵蓋內容分享社區、短視頻直播、賽事榜單、電商購物等板塊,直接對標拼多多、京東、淘寶、小紅書和抖音、快手,但是性價比、服務便利度、商品豐富性、內容種草、娛樂體驗等方面卻差強人意。有用戶在雪球上評價,“買國美股票前,最好下載真快樂APP使用,使用體驗五次后,你們絕對會賣出國美零售股票。”
 
按照國美規劃,真快樂APP流量主要來自外部引流、娛樂化內容及內部商戶轉化。但無論國美折上折APP,還是真快樂本身,都不具備龐大的用戶群體,外部引流也無從談起。
 
無奈之下,黃光裕又一次祭出十幾年前的“殺手锏”,宣布真快樂平臺商品保證全網底價。然而,價格戰需要有明確的競爭對手,但時過境遷,已經沒有人把市場占有率僅5.12%的國美零售當成真正的對手,不管京東還是天貓,都只是冷眼旁觀其“降價放血”。
 
價格戰策略落空,讓本來就不寬裕的國美雪上加霜。一方面,真快樂難以吸引更多的用戶;另一方面,投訴量卻居高不下——在黑貓平臺,用戶對真快樂的投訴有近3000條,涉及不發貨、不退款、延遲發貨、真快樂豆無法使用等多種原因。
 
錯失電商平臺機遇期的國美,沒有締造“王者歸來”的商業傳奇,卻等來人們消費習慣改變后的“英雄遲暮”。
 
多位國美員工反饋,黃光裕經常工作到半夜三四點,但再多的加班也無法追回失去的十年。何況,轉型的國美并沒有行駛在正確的車道上,南轅北轍又豈能達成目的。
 
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英國詩人艾略特說:“這世界倒塌了,不是轟然一聲,而是唏噓一聲。”
推薦內容
電子雜志
First slide
First slide
First slide
市場監管總局“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專題 市場監管總局強化反壟斷執法專題 2021年兒童和學生用品安全守護行動 總局召開定點幫扶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全體會議
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一|久久天天碰碰拍拍免费|亚洲大尺度无码专区尤物|日日大香人伊一本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