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互聯時代 鴻蒙的制勝之道

來源: 中國品牌雜志 中國品牌網 張凡 發布時間: 2021-06-23 11:06:34 責編:張凡

摘要

華為鴻蒙系統的發布,極大地改變了中國科技行業“缺芯少魂”的局面

6月2日晚,在萬眾期待中,華為正式發布HarmonyOS 2。這意味著“搭載HarmonyOS(鴻蒙)的手機”已經變成面向市場的正式產品,中國人自主研發的軟件操作系統開始接受市場的檢驗。
 
一周后,鴻蒙升級用戶數突破千萬;除了主流品牌外,已經有900多個品牌的5000多個單品正在做HarmonyOS Connect(鴻蒙智聯)認證,并在持續增加……一系列的數據正在見證,基于鴻蒙操作系統,華為和它的朋友構建全場景智慧生態的腳步正越來越快。
 
5月16日-6月14日期間網絡上有關“鴻蒙”的資訊指數(數據來源:百度指數)
 
何為鴻蒙
 
“互聯網時代,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下載不同的APP,即組裝不同的軟件。鴻蒙的目的是讓消費者根據自己的需要,組裝不同的硬件,調用不同設備。”
 
鴻蒙可實現多平臺適配
 
鴻蒙,是為創造人與物聯網終端全新交互體驗而推出的操作系統。
 
2012年,華為開始規劃自有操作系統“鴻蒙”。它第一次出現在公眾視野是2019年5月美國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之后。當年8月9日,華為正式發布HarmonyOS,并實行開源。
 
2020年9月,鴻蒙升級至OS 2.0版本。12月,華為推出鴻蒙OS 2.0手機開發者Beta測試版。到了今年6月,搭載了鴻蒙系統的手機則終于正式向公眾面世。
 
華為鴻蒙系統是一款全新的面向全場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統。簡而言之,鴻蒙為不同設備的智能化、互聯與協同提供統一的語言,讓消費者操控多個設備像操作一臺設備一樣簡單。賽迪智庫信息化與軟件產業研究所高級咨詢師鐘新龍解釋,鴻蒙系統采用分層式架構設計,將系統拆成很小的顆粒度,根據終端需求進行“拼裝”。
 
它的誕生與推出,是國產操作系統再次直面市場競爭的嘗試。在國產操作系統經歷多次失敗與不如意的嘗試后,華為和它的鴻蒙,正帶給國人驚喜。
 
扎牢中國發展的根
 
“中國軟件行業枝繁葉茂,但沒有‘根’,華為要從鴻蒙開始,構建中國基礎軟件的‘根’。在此之前,無論是智能手機還是計算機,中國企業和科研機構都進行過開發操作系統的嘗試,而這些嘗試在引發各方爭議后,大多歸于沉寂。”
 
鴻蒙LOGO的渲染圖
 
長期以來,我國科技行業“缺芯少魂”現象十分突出。“芯”就是芯片,“魂”就是操作系統和工業軟件。相比于芯片方面的差距而言,我國在操作系統和工業軟件方面與西方的差距實際上要更大。尤其是在西方國家的系統軟件提供商紛紛推進“SaaS化(軟件服務化)”進程之后,這個差距不但沒有縮小,反而越來越大。
 
目前全世界能稱得上制霸的終端操作系統共有三個:PC端的Windows系統,以及手機移動端的Android和iOS。它們都歸美國公司所有。
 
這其中的風險,可想而知。
 
中國作為移動互聯市場發力較早的國家,在世界范圍內占有手機市場相當大的份額,僅“華、米、O、V”四家就占據了全世界手機服務40%以上的份額,但是國內卻沒有一個屬于自己的移動終端系統。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華為此次推出的鴻蒙操作系統意義重大,是我國在操作系統領域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突破。
 
第一,它是國產第一款真正商業化的手機操作系統,為終端廠商提供了除安卓和iOS之外的第三個操作系統選項。
 
第二,鴻蒙操作系統并非專為手機終端研發的。除了可以兼容手機安卓應用并提升已有安卓應用的用戶體驗之外,鴻蒙更重要的意義是覆蓋萬物互聯的全場景,輕松在手機、智能腕表、智能眼鏡、平板、電腦、汽車、大屏智能電視等不同屏幕之間自由切換,并滿足多屏合一的應用需求。
 
第三,鴻蒙是我國科技產業構建軟硬件生態系統的一次有益嘗試。目前已經有很多軟硬件廠商加入了鴻蒙生態,未來會有更多廠商加入。這將是我國科技產業構建以關鍵核心技術為基礎的生態系統的實踐樣例,示范意義重大。
 
用品牌助力軟件生態構建
 
“對于一個生態來講,特別是操作系統這類的底層平臺,軟件使用量、市場占有率是它能否活下來、能否成功的最核心的因素,16%的市占率是一個生死線。”
 
 
一款操作系統成功與否最重要是生態,是否有足夠多的合作伙伴加入一起把生態做大。如何吸引更多的第三方加入,打造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圈,凝聚更多忠實的用戶,是鴻蒙未來生存發展的難題。
 
系統生態的打造,少不了鴻蒙良好品牌形象的向外展示。鴻蒙要想樹立標桿的品牌形象,一是要發揮自身在物聯網領域積累的優勢;二是以開放、坦誠的態度,消除潛在合作對象加入鴻蒙生態的后顧之憂;三是利用品牌口碑凝聚更多的消費者。
 
  • 下好物聯網先手棋
 
鴻蒙的定位是面向全場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統。它將操作系統競爭的市場,從蘋果、谷歌壟斷的手機領域,擴展到新興的物聯網及相關智能設備領域。2010-2018年全球物聯網設備數量高速增長,復合增長率達20.9%,2018年,全球物聯網設備連接數量約為91億個。預測2022年全球物聯網設備(包括蜂窩及非蜂窩)聯網設備將達到164億個,2025年將達252億個。2019年我國物聯網連接規模為31億,預計2022年物聯網連接規模將達到70億個,2025年將達到120億。
 
而華為是全球物聯網產業發展主要推動者,是全球多家產業/行業聯盟組織主要成員,也是AIoT產業聯盟的發起單位,在產業標準、行業規范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借助領先的技術實力,華為推動物聯網產業快速發展,提供從通信芯片、物聯網終端操作系統、移動物聯網網絡到物聯網平臺及生態建設的一系列解決方案。
 
物聯網生態仍處于早期發展階段,未來至少十年還有漫長的路要走。華為憑借自身在軟硬件的巨大優勢,布局基礎的操作系統,會讓更多有意物聯網市場的企業選擇合作,也會讓鴻蒙搶占更多的市場先機。
 
  • 做大軟硬件朋友圈
 
在華為的智慧生活解決方案中——“1+8+N”是重要看點。1個手機、8個智能設備以及N個家居設備,它們構成了華為智能生活的硬件生態。
 
公開數據顯示,鴻蒙生態已經擁有300多家應用和服務商,硬件設備廠商則剛好超過了1000家,這些廠商涉及辦公、運動、健康、智能家居、出行、影音娛樂場景,基本上覆蓋了互聯網用戶主流需求,成為1+8+N戰略的重要基礎。
 
正式宣布與華為合作的軟硬件廠商
 
“1+8+N”對應的是16%的市場占有率。為了達成這個目標,華為目標今年在市場搭載鴻蒙系統的超過三億臺的設備,其中華為自有設備兩億臺,合作伙伴設備一億臺。
 
從全球華為手機及終端的普及數據來看,兩億的目標不算很難。真正的挑戰來自于合作伙伴1億臺設備的搭載。其中,手機可以說是重要的流量入口。某種程度上,真正決定鴻蒙成功與否的,是裝機量上千萬臺的小米、OPPO、VIVO。但目前在手機廠商中只有魅族的智能家居系列產品支持。
 
在這些手機廠商看來,華為既是選手、又是裁判,合作的顧慮太多。
 
為了消除合作伙伴的顧慮,華為一直在推動鴻蒙開發平臺的開放。目前,華為把鴻蒙操作系統的基礎能力全部捐獻給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接下來,各個廠家都可以平等地在開放原子基金會獲得代碼,生態企業可以根據各自的業務訴求做自己的產品。后續企業是否選擇加入鴻蒙系就是企業的商業選擇了。
 
現在全球范圍內安卓系統的開發者數量達到2000萬,iOS開發者數量達到2400萬,而鴻蒙生態的開發者數量還只是數百萬名。因此,鴻蒙與安卓、iOS還存在較大差距。在鴻蒙軟件的生態上,華為還需要動員、鼓勵更多的開發人員,在鴻蒙生態里進行軟件開發,并持續獲利。目前通過鴻蒙2.0版本開發的軟件,華為不收取任何費用。
 
  • 積累消費者好口碑
鴻蒙可以多終端協作,實現更流暢、更省電、更安全。相較于安卓系統,鴻蒙系統擁有著兩大優勢,分別是完善的分布式操作系統,以及更加精簡高效的系統運行機制。
 
6月3日早間,華為旗下HarmonyOS發布鴻蒙“百”機升級計劃,最新的Mate 40、P40系列能第一時間升級,數年前Mate10、P10系列也能在明年上半年獲得支持。通過對新老機型的普遍支持,鴻蒙標榜的流暢、設備互聯,也得以被更多人體驗。
 
從對多種不同設備的連接到操控,再到任務處理的無縫銜接,HarmonyOS已經初步展示了自己有別于目前市場上其他操作系統的地方。
 
未來,基于鴻蒙新特點的生態、服務定制,將是對廣大消費者的最大吸引。
推薦內容
電子雜志
First slide
First slide
First slide
市場監管總局“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專題 市場監管總局強化反壟斷執法專題 2021年兒童和學生用品安全守護行動 總局召開定點幫扶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全體會議
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一|久久天天碰碰拍拍免费|亚洲大尺度无码专区尤物|日日大香人伊一本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