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著魔性的BGM,“張同學”從東北火炕一躍而起、拉開粉色印花窗簾,下床喂狗、養雞、買肉、做飯……在快速切換的鏡頭下,中國鄉村生活的一天由此展開。

這位來自營口大石橋,把六味地黃丸當零食,喝著娃哈哈AD鈣奶的“村民”,在短短兩個多月的時間內,他創作的40多個鄉村生活類短視頻在網絡平臺累計獲贊5000多萬,粉絲數量漲至1700多萬。他就是“張同學”張凱,一位短視頻創作者。那么他是憑什么爆火的呢?
沉迷張同學卻說不清原因
“懷念”是網友對這類視頻最多的評論之一。在張同學的視頻中,能看到很多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中國鄉村記憶:低矮的紅瓦磚房、滿屋的舊家具、冒著紅色火苗的灶膛……

“隨著中國城鎮化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農民變成市民,鄉村生活就成為他們美好的回憶。”西南政法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謝太平說。
沉迷張同學的人,大多都說不清自己沉迷的原因??梢哉f他的視頻幾乎是生活的流水賬記錄,但是在張同學的巧妙記錄和高頻切鏡中,沉悶的日子突然有了活力,而人們愛看的也正是這種真實。
沒有刻意的賣丑,也看不出明顯的劇情,平平淡淡的生活,卻有著撫慰人心的魔力。對一線城市的年輕人來說,看張同學的七分鐘,是逃離城市生活的七分鐘。張同學的視頻在情感上擊中了兩代人(80、90后)的避世憧憬。“生活和工作的壓力讓年輕人喜歡通過憧憬短暫逃離,他的生活狀態無疑契合了這種情感訴求。而且,這種白描農村青年物質、精神形態的創作更容易產生親和力。”
“隨手一拍”盡顯人間煙火
有人說張同學是粗糙版的李子柒,其實不然,張同學的短視頻雖然土得掉渣,但制作一點兒也不粗糙。其作品剪輯節奏明快、銜接流暢顯得非常專業,且劇情處處透漏著對人性的深刻洞察,有很強的導演思維,完全不像一個農村青年“隨手一拍”的作品。張同學的高頻快剪是一大亮點。

根據抖音某博主的統計,張同學平均每條視頻含有近200個分鏡頭,平均下來每個鏡頭時長2.27秒,而主流好萊塢電影平均長度才三到四秒。再比如拍攝方式,張同學的作品機位多元、景別豐富,既有手持第一視角強化代入,也有固定視角交代全景,通過主/客觀鏡頭切換使人物立體豐滿,可以說在內容風格上走出了與李子柒完全相反的道路。
從創作角度認真研究,其主/客觀鏡頭交錯使用,緊湊、連貫,每一幀都有精巧的設計,內容張力和人物弧度相得益彰。正所謂“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張同學通過細節還原出一幕幕生動的農村青年生活場景,簡單瑣碎又立體真切。
三農短視頻成流量秘碼
接地氣的張同學迅速爆紅,被媒體推測是吃到了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三農短視頻扶持計劃”的流量紅利,其發展節奏,遠超帶有“仙氣”的千萬級網紅李子柒。
張同學的視頻文案皆帶有抖音話題#新農人計劃2021#,截至2021年12月底,該話題已有900多億次播放量。據悉,這是抖音拿出2億流量資源通過鄉村美食、生活、農業種植養殖等活動拍攝選拔的“年度新農人挑戰賽”,來鼓勵鄉村題材視頻達人的發展。

據2021年6月抖音發布的三農數據報告,過去一年,抖音農村視頻總獲贊129億次,農村視頻創作者收入同比增長15倍。除了時尚、美妝、萌寵等熱門垂類視頻,鄉村類視頻也成為抖音內容特色之一。在“新農人計劃2021”11月榜單中,張同學位列第二,且連續多次登上抖音熱榜。
跨界--不只是網紅
“張同學”火了也平添不少煩惱,先是因展示生活的部分短視頻內容含有安全隱患,被消防、交通部門“點名”,接著張同學的影響力延伸到線下,接受全國多家媒體的采訪,眾多粉絲到他家打卡、找他合照,導致他創作的時間被壓縮。“張同學能火多久"成了網友討論的新話題。
近日,遼寧省張同學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成立,是張同學的關聯公司,不難看出他帶貨農產品的發展方向。
此前,曾經有人以每年500萬的價格買斷他所持賬號的運營權,但被張同學拒絕了。據第三方平臺顯示,張同學在抖音官方平臺的廣告報價已達50萬,現在張同學也開始接廣告了,但還沒有直播帶貨。

截至發稿,粉絲量已突破1800萬
IP專家陳格雷認為,張同學確實應該再小心謹慎些,直播帶貨等翻車比較常見?;ヂ摼W分析人士張書樂認為,目前張同學通過內容帶貨容易給人硬植入之感。但變現的途徑有很多,類似張同學這種模式,僅靠冠名和片尾貼片也可以獲得不錯的收益。
張書樂進一步分析,“一旦為了變現而去塑造內容,原生態的記錄,就很容易變味而變成消費粉絲”??梢哉f,無論是植入廣告還是直播帶貨,變現對于IP開發都是一把雙刃劍,要看張同學能否找到平衡點。
迄今為止,張同學還是一個人的戰斗,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對于擅長視頻創作的張同學不一定能做好商業開發,所以,對于他來說,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