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發布了一起“養老詐騙”典型案例,騙子以所謂的“細胞回輸”項目,騙走6位老人的69萬元養老金。最終,騙子被判處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法院法官提醒老年消費者,正確看待所謂高科技保健養生宣傳,防止上當受騙。
2018年4月至8月間,被告人肖某伙同他人,通過虛構醫院或生物研究所的工作人員身份、編寫話術等方式,騙取被害人購買并進行細胞回輸項目。肖某等人以老年人為目標,通過撥打電話、車接車送、免費健康檢查等形式吸引被害人到現場參觀、體驗,隨后召開現場細胞回輸講座,宣稱通過細胞回輸可以增加免疫力,具有防癌抗癌功效,細胞回輸分2個檔位,大單一療程58500元,小單一療程39800元,致使6名老年人被騙,其中最年長的被害人89歲,詐騙數額達69.65萬元。
肖某于2021年2月被公安機關抓獲,供述了犯罪事實。經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檢察院起訴,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一審認定肖某構成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10年,剝奪政治權利2年,罰金人民幣10萬元。與此前其因犯詐騙罪被判處有期徒刑2年6個月,罰金人民幣2萬元并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11年,剝奪政治權利2年,罰金人民幣12萬元。責令肖某向被害人退賠損失。宣判后,肖某不服,提起上訴。
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本案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量刑適當,審判程序合法,故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法官提示
正確認識新類型治療方式的宣傳
老年人群體多具有經濟實力和強烈的健康需求,但缺乏辨識能力,容易被騙。老年消費者應提高警惕,加強防范。
正確認識細胞回輸等新類型治療方式。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法官助理李悅表示,2015年6月29日,原國家衛生計生委《關于取消第三類醫療技術臨床應用準入審批有關工作的通知》取消了對第三類醫療技術臨床應用準入審批,對自體免疫細胞治療技術要求按照臨床研究的相關規定執行。即自體免疫細胞治療尚處于醫學研究階段,免疫細胞回輸是否具有治療功能還處于理論和研究階段。犯罪分子以抗癌防癌、提高免疫力為噱頭推銷的細胞回輸項目顯然屬于混淆概念,大家應當正確認識細胞回輸等新類型治療方式,切莫上當受騙。
涉醫學活動務必前往正規醫療機構。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法官助理馬聰表示,只有經過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審查批準的正規醫療機構,方能從事診療活動。體檢、治療等涉醫學活動,只有正規醫療機構可以從事。老年人不要相信非正規醫療機構出具的診斷結果,凡是涉及醫學活動務必前往正規醫療機構。
切莫輕信免費陷阱。李悅提醒,犯罪分子往往以免費體檢、車接車送等邀請老年人前往現場,進行免費體檢后,便陷入犯罪分子的陷阱,切莫輕信免費陷阱,防止貪圖免費被人欺。
多思多看多詢問。馬聰提醒,犯罪分子針對老年人強烈的健康需求,處處設置陷阱。遇上保健品、免費體檢等與健康相關項目,需要大額消費,要多想多看多詢問,多與家人商量、溝通,不要盲目輕信他人的宣傳,發現異常,及時向公安機關、衛生行政部門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