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權證券化,搶占金融新賽道,熱烈慶祝江蘇南京市首單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在深交所掛牌發行。

里程碑:知識產權證券化
10月15日上午,“江北揚子1期知識產權資產支持專項計劃”掛牌敲鐘儀式在深圳證券交易所舉行,標志著南京市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實現“零的突破”。時新峰局長代表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一起見證了南京市知識產權證券化試點創新成功的里程碑時刻。

知識產權證券化是知識產權金融的創新模式,指企業將其擁有的知識產權或其衍生債權作為基礎資產,移轉給特定機構,經過擔保和增信后在資本市場上發行的可流通證券。9月3日,國務院印發《關于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區貿易投資便利化改革創新若干措施的通知》,強調在符合條件的自貿試驗區規范探索知識產權證券化模式。此時,由江北新區企業參與的南京市首單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成功發行具有重要意義和良好示范效應。
據了解,本次證券化項目的儲架規模為10億元,首期發行1億元,發行規模居全省第一;產品票面利率3.3%,創全國同類項目最低。按照“政府引導為主、企業自主參與、產品市場化運作”原則,首期項目吸引了新區第一批19家科創型優質企業積極參與,通過發揮知識產權核心競爭力的優勢,借助國資主體強化信用支持,首次亮相資本市場實現融資,開辟了資本市場融資的新路徑。
在隨后進行的座談交流中,省市知識產權局、市金融局、財政局相關負責人與深交所高層本著互惠互利和優勢互補的原則,商定將進一步推進南京市政府與深交所加強知識產權金融創新的深度合作,擬定簽署專項合作協議,共同推動地方優勢產業與金融資本的對接融合,賦能更多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創新發展。
新模式:知產金融再創新
今年以來,南京市市場監管局圍繞“促進技術要素與資本要素融合發展”的重點任務,著力推進知識產權證券化工作,不斷推動知識產權金融的創新發展。根據市委一號文的精神,市市場監管局聯合市財政局制定出臺配套實施細則,明確對知識產權證券化融資的發起單位按融資額2%、最高200萬元給予獎勵的支持舉措,走在了全國前列,為廣大中小企業通過資本市場融資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在政策引導下,市市場監管局加快推進,支持指導江北新區開展知識產權證券化試點工作。培育打造知識產權證券化專業平臺,組織召開全市證券化工作推進暨專項培訓會,實地學習上海浦東等先進地區的經驗和做法。同時,加強與新區科創局的協作配合,統籌組織相關金融機構、服務機構成立專項工作小組,制定工作方案,明確各自分工和時間節點,提前做好預案。實施過程中,定期組織召開專題會,及時研討解決底層資產配置、融資成本控制、資產增信擔保等實際問題,統一思想,確保項目成功實施。
下一步,市市場監管局將結合產業發展方向,探索實現知識產權證券化可復制可推廣的南京模式。加強與深交所的緊密合作,積極推進知識產權金融創新工作專項合作協議的簽署,優先支持自貿區及南京市優質科創型企業赴資本市場發行證券化產品,充分發揮知識產權的金融價值,進一步推動知識產權金融的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