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以后,海南、兩廣地區的芒果樹已只??罩?,攀枝花芒果的采摘才剛剛開始。
作為國內三大芒果主產區之一,攀枝花芒果因緯度最北、海拔最高、成熟最晚而獨樹一幟,先后入選全國首批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全國地理標志農產品首批保護工程,并在2020年入選《中歐地理標志協定》保護的第二批中國地理標志產品清單,迄今為止,種植面積超過100萬畝,年產量54萬噸,年產值達38億元。
培育晚熟品種,使攀枝花芒果走上“天下莫能與之爭”的差異化發展之路。
終年無冬 中國內陸“海南島”
攀枝花位于攀西大裂谷川滇交界部,境內山脈縱橫,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海拔落差極大,一般相對高差竟達1500-2000米。在海拔1500米以下的干熱河谷,土壤類型多樣、礦質元素豐富,金沙江、雅礱江則為芒果種植提供了便利的灌溉條件。

亞熱帶干熱河谷,具有“南方熱量,北方光照”的特點,有利于芒果吸收光熱;通風、透光的山地條件,有利于傳粉坐果;晝夜溫差大,則有利于果實中淀粉的積累和糖分轉化。并且,相對干旱的地形、地貌及大氣環流作用,使攀枝花免遭臺風和低溫淫雨侵襲,屬于終年無冬的自然溫室,被譽為中國內陸的“海南島”。
上世紀30年代開始,當地已有芒果種植,但多為零星分布。
1968年8月,時任巴基斯坦外交部長哈森率團訪華,給毛澤東主席贈送了一籃子當地芒果。毛主席將其轉送給有代表性的工廠,表達對全國工人階級的關懷。攀枝花(原渡口市)也收到這份珍貴禮物,自此開始探索產業化種植。在這波喜迎芒果的熱潮中,當地農戶還自發從兩廣和東南亞引進品種,并進行了品種篩選。
1995年,原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院長黃宗道一行到攀枝花調研,認為乳芒等三個品種適宜在這里種植,在鹽邊、米易、仁和等區縣進行了品種試驗;兩年后,攀枝花又先后從海南引進凱特、肯特、吉祿、愛文等八個新品種,并針對芒果栽培管理,開展了專項技術培訓。
2010年,原農業部批準對攀枝花芒果實施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
晚熟品種 天下莫能“與之爭”
作為熱帶作物,芒果具有喜溫、喜光、不耐寒的特點。
在海南三亞、廣西百色、四川攀枝花三大芒果主產區中,攀枝花芒果緯度最北、海拔最高、成熟最晚,卻以纖維少、甜度高、質地膩滑著稱。
這與特殊的地理環境有關:攀枝花西部和北部海拔較高,阻擋了西北季風,西北季風越過山坡后,沿坡下沉增溫,形成焚風效應,又使得溫度升高。同時,由于緯度靠北、芒果成熟較晚,恰好與熱帶產區錯開上市時間,不會形成競爭關系。
攀枝花也有意大面積推廣以凱特、吉祿為主的中晚熟芒果,每年八九月間,當兩廣、海南等地早已銷售殆盡,攀枝花芒果才開始大規模上市。
以國內芒果產地最北端--攀枝花市大龍潭彝族鄉混撒拉村為例,芒果每年一月開花、三月掛果、八月成熟,光照時間長達2300小時,是真正“曬”出來的好味道。
“混撒拉村的芒果是陽光饋贈的美味,我們將進一步做好標準化種植和產業鏈條延伸。”大龍潭彝族鄉黨委書記孔靖雪介紹,混撒拉村芒果種植以晚熟品種凱特為主,搭配吉祿、金煌、椰香、紅貴妃、紅象牙、臺農一號、攀育二號等“早中晚”產品體系,即使同一品種,也比兩廣地區晚熟一兩個月。
“接下來,一是積極培育芒果出口示范基地和出口企業,依托現階段的農產品集散地,共建出口芒果基地和集運中心;二是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從成都方向通過蓉歐班列出口到俄羅斯、從廣州方向通過海運出口到阿聯酋等地。”談到國際化發展路徑,孔靖雪說。
拓寬渠道 簽20余萬噸采購大單
近年來,直播帶貨成為助推鄉村振興的新賽道。
為拓寬芒果銷售渠道,攀枝花開展了大量短視頻拍攝、剪輯及農村電商發展等培訓課程,讓鄉鎮干部、涉農企業、合作社員、返鄉農民工、個體戶、創業青年掌握電商技能,通過一根網線、一部手機連接城鄉,對接產銷。“爭取做到村村有電商,村村有網紅。”攀枝花仁和區相關負責人說。
與此同時,進一步加強與電商巨頭、食品深加工企業合作,8月8日與京東集團、伊利安幕希共同舉行了芒果產地直采基地啟動儀式,并發布混撒拉凱特優質芒果包括緯度、溫度、光照、濕度、溫差、感官、健康在內的七大標準。
京東集團副總裁馮全普介紹,京東新品頻道將為伊利安慕希限定產地攀枝花的芒果酸奶新品首發提供助力,同時將攀枝花作為年度新品原材料直采基地,在京東直播平臺以直播培訓的形式培養新農人,助力鄉村振興。
隨后,在“向芒而生──2022年中國晚熟芒果季啟動暨集中采購簽約儀式”上,來自廣州、上海、成都、重慶等城市的九家企業與攀枝花仁和區簽訂3.8萬噸集中采購協議。這批芒果將銷往北京、上海、廣州等國內一線城市,以及俄羅斯和部分東南亞國家。
此外,攀枝花農業農村局也先后邀請湖南紅星、浙江嘉興、廣州江南、深圳鑫榮懋、西安雨潤、成都蒙陽、重慶雙福等農產品批發中心,沃爾瑪、永輝超市、家樂福、超市發、淘寶、抖音、快手等線下線上銷售平臺考察,今年以來,已與本地企業及合作社簽訂了20余萬噸的供貨合同。
市場監管 嚴肅整治悲情營銷
攀枝花芒果,正隨著品牌影響力的擴大逐步走向全國、走出國門。同樣,作為具有地理標志屬性的區域公用品牌,其品牌形象需要種植企業與監管部門共同維護。
8月2日,“助農追夢”公眾號發布消息稱,由于攀枝花高溫天氣、無法運輸,導致600萬斤芒果價格暴跌;8月4日,“說聲晚安”公眾號發表文章《痛心!數百萬斤攀枝花凱特芒果滯銷》,聲言“部分芒果爛在樹上壞在家里,當地的果農十分著急”、“八月正是凱特上市季節,一般這個時候就會有外地的商人來到當地收購芒果,可今年遲遲沒有人來”。
實際上,攀枝花芒果并未出現滯銷?;烊隼妩h總支書記鄒勝洪介紹,由于晚熟芒果成熟度還不夠,八月初只有少量上市:“基本每天都有商家來收購芒果,平均每天有一二十噸銷量。”
了解情況后,攀枝花市場監管局責令上述公眾號運營方刪除了不當營銷內容,并通過官微發布《小心攀枝花水果的網購消費陷阱》,提醒消費者拒絕為“悲情營銷”、“賣慘帶貨”買單。
“公眾號上主要是一些大型團購電商,也有一些個人帶貨。”攀枝花市場監管局行政執法監督科副科長楊雪介紹,他們通過對案例進行分析,發現“悲情營銷”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到當地找人配合拍攝,以提高質量為誘餌,誘導用戶“賣慘”;二是斷章取義,在網上找一些相關圖片,搭配悲情色彩的文案,誤導消費者。
據介紹,攀枝花市場監管局一直在開展“悲情營銷”、“賣慘營銷”打擊工作,2021年對三家外地抖音賬號進行監控,督促下架了24個涉及攀枝花芒果的不實視頻信息,并與多個網絡平臺建立“特色水果網絡市場監管協查工作機制”,對惡意侵擾攀枝花特色水果的行為,給予扣除信用分、永久封禁賬號、關閉電商權限等處理。
“從長遠來看,果農、經銷商、消費者都是賣慘營銷的受害者。”楊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