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櫻桃產業,產量、產值占全國近七成的煙臺大櫻桃是毋庸置疑的“扛把子”。
這一區域農業品牌的發展過程,充斥著與時間的“較量”:往年,成熟越早、上市越早價格就會越高,于是煙臺傾力發展了大棚櫻桃;今年,在新冠疫情影響下,果農面臨的不僅是價格下跌,快遞難發、物流緩慢也成為橫亙在他們面前的一道難題。
通過盤活當地資源、暢通微循環,煙臺大櫻桃終于實現“觸底反彈”。
煙臺何以成為大櫻桃之鄉
煙臺種植大櫻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50年前。
1871年,美國傳教士倪維斯在煙臺市福山區種下十幾棵他們稱之為“車厘子”的樹苗,還給自己的莊園起了一個接地氣的名字——廣興莊園。
車厘子樹的學名是歐洲甜櫻桃。從那時起,歐洲甜櫻桃從煙臺出發,開始在中國北方聲勢日盛。百姓的辛勤勞作、新技術的加持,使煙臺成為全國最重要的櫻桃產區。
從地理位置來看,煙臺瀕臨渤海南岸,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適于大櫻桃生長發育;5-6月晝夜溫差較大,有利于果實糖分積累和充分上色;碧海藍天、丘陵沙灘則避免了晚霜的危害。適宜的水土、光照、熱量,使早、中、晚熟品種都能在這里栽培,即使與世界著名的大櫻桃產區相比,煙臺也毫不遜色。
雖然與美國車厘子同根同源,但煙臺大櫻桃的個頭要更勝一籌——普通車厘子直徑為22-26毫米,而煙臺大櫻桃平均果徑在27毫米左右,最大可達36毫米。
2009年,煙臺大櫻桃獲得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并在第二年建起了中國首個大櫻桃博物館。
大櫻桃種植占耕地九成、年產量達3000萬斤的福山區張格莊鎮,則先后被授予中國櫻桃產業高質量發展示范鎮、中國大櫻桃栽培示范鎮、中國大櫻桃產業文化示范鎮等稱號,是當之無愧的“中國大櫻桃第一鎮”。
新冠疫情下的銷售困局
作為北方春果第一枝,煙臺大櫻桃一直在與時間賽跑,因為成熟越早意味著價格越高;然而,今年卻有些“命運多舛”。
以福山區果農劉寶大為例,他在2017年響應當地政策建設了四個設施大棚,種了近10畝大櫻桃,今年卻怎么也高興不起來——在復雜的疫情環境下,不得不把心態從“盼著紅”調整為“拖著熟”,為了拖延成熟期還把棉被蓋上了棚頂;價格也不再高高在上,根據規格大小、品質等級不同,每斤市場零售價比往年便宜了二三十元。
相較于價格波動,更令果農和電商感到頭疼的是“發貨難”——2020年,煙臺暖棚大櫻桃上市的時候,新冠疫情已經得到有效控制;2021年,新冠疫情點狀爆發,暖棚大櫻桃仍能正常運轉;但在今年就沒有那么幸運了,不但上海、吉林等地停收生鮮快遞,其他許多地區物流也開始變得緩慢。
快遞難發、物流緩慢背景下,每一車貨物都要經歷一段“漫長”的旅程,而煙臺大櫻桃這樣的生鮮,最經受不起的就是等待。
用“微循環”盤活銷售通路
大櫻桃種植面積達11萬畝的福山區是煙臺大櫻桃主產區。
為解決燃眉之急,福山區農業農村局發起號召本地企業團購大櫻桃的倡議,并聯合福山大櫻桃產業協會、福山益農信息服務中心、齊魯晚報等單位發起“壹起助農嘗鮮春果”公益活動,通過產銷對接助力煙臺大櫻桃逆勢突圍。
截至5月上旬,該活動共幫助30余位果農銷售大櫻桃3.6萬斤。其中,萊陽如果麗生態專業合作社訂購了直徑32毫米以上的優質大櫻桃一萬多斤,通過微信、社區團購送上消費者的餐桌。
蓬萊區商務局聯合當地電商企業詩睿電商發起的“櫻你而來,抗疫助農”活動,專門設計了“快團團”微信小程序??紤]到部分農戶不會上網操作,詩睿電商全程負責網絡銷售,果農只需根據訂單配送即可,并充分利用京東、淘寶、天貓、拼多多等平臺,通過網紅直播拉動線上銷售。
與此同時,蓬萊區農業、商務、交通運輸、市場監管部門與相關鎮街攜手,一方面由農業農村局建立起大棚櫻桃種植情況的信息臺賬,商務局和各鎮街梳理正常運行的超市、果蔬供應點并建立對接清單;另一方面讓種植戶持綠色通行證將大棚櫻桃送到超市、果蔬供應點,暢通了轄區內的“微循環”。
市場價格開始“觸底反彈”
除煙臺大櫻桃之外,在國內具有一定聲譽的櫻桃產業,還有大連大櫻桃、天寶櫻桃、臨朐大櫻桃、汶川大櫻桃、諸暨短柄櫻桃、新安櫻桃、灞橋櫻桃、銅川大櫻桃、澄城櫻桃、鎮寧櫻桃、通州櫻桃等區域農業品牌,大多數在北方地區。
4-5月,受新冠疫情影響,上述櫻桃產區也遇到不同程度的困境??爝f難發、物流緩慢背景下,煙臺盤活當地資源、暢通“微循環”的做法提供了可供參考的經驗。
疫情形勢好轉后,南方一些重點客源城市開始正常投遞,依賴快遞網絡的生鮮電商也迎來利好,受市場供需影響,煙臺大櫻桃每斤上漲了5-7元。“盡管趕不上去年的行情,但已經很不錯了。”煙臺市福山益農信息服務中心主任劉麗麗說。
隨著櫻桃大量上市,相信市場仍有較大的回升空間。